很多人每天都會來一杯咖啡或喝一杯茶,而現在大部分人喝茶,大都使用方便的茶包居多。你有沒有想過,這個便利又簡單的「茶包」是怎麼發明的呢?常常有人擔心,高溫熱水下沖泡茶包,茶包是否會釋出有毒物質?這些疑問,就讓紅茶專家楊玉琴來解釋給你聽吧~下載食尚APP,天天免費抽大獎!
茶包的源起
我們常說的「茶包」,也叫做「袋裝茶」,其實是源自一個美麗的誤會。20世紀初的英國,已經進入工業革命發展的成熟期,除了開始各種交通、電力,跨時代的便利運用,也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。與從前農耕慢步調時代不同,節奏快速帶來各種「更便利」需求的聲音。此時外出在茶館、咖啡廳,甚至小食店家,品嘗紅茶的需求也更多,茶廠商也因此改變銷售茶的對象,從早期的家庭改變為提供茶的店家,袋茶的發明,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。
▲現代人很常使用的「茶包」,其實是美麗誤會下的產物,卻也是人們追求更便利、快捷生活下的需求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看更多:最近走好運還是噩運?「茶葉占卜」告訴你,出現「這些圖案」千萬要當心
因美麗誤會誕生的產品
20世紀初,有一位名為湯瑪士.蘇利文(Thomas Sullivan)的紐約茶商,為了讓店家可以更快速選擇喜歡的茶款,他將各種茶樣品,用棉布將定量(算好克數)的茶葉包裹起來,就像一顆一顆茶球一樣,讓店家在繁忙的時候,無需再費時計量即可快速試飲,以幫助決定選用哪一款茶。
沒想到店家卻將棉布茶球直接丟進茶壺中加熱水沖泡,進而發現只要浸泡時間夠長,也能透出茶味茶香,而且沖完拿出棉布袋丟棄即可,還可省去沖洗處理茶葉渣的麻煩。店家於是要求湯瑪士.蘇利文製作這樣便利的棉布茶球,袋裝紅茶便因此應運而生,成為當時新興主流紅茶商品。我們也能從很多古典品牌茶品或文獻中,看見袋裝紅茶被稱為「Tea Ball」,證實這個有趣的歷史小故事。
▲各種現代包裝設計美麗的各品牌袋茶。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4種茶包種類運用
這樣便利的袋裝紅茶,除了在英國快速發展,也開始流傳到其他國家。茶商們紛紛開發更多樣化的袋裝紅茶商品,棉布袋也簡化為更便宜的不融水紙袋,形狀也從不容易釋出茶味的球狀,變成平面茶包,內裝的茶葉更是從茶葉變成碎葉紅茶,甚至還有茶粉等等。袋茶雖然在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僅占短短的一百多年,但因為占據科技時代紅利,所以各式各樣的茶袋,在運用上也能分成幾個注意的地方:
01. 平扁袋茶:多為極碎的茶葉,原味享用,不要沖泡超過2分鐘,才不會過於苦澀。
▲最常見的紙質方形扁平袋茶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▲圓形的袋茶是英國泰特萊(Tetley)茶業公司在市調後進行的改良版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▲濾掛式茶包的便利性,近年蔚為風潮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02. 三角袋茶:多為較大的原葉茶,原味享用。建議至少沖泡3分鐘,藉由三角形狀的立體空間,激發茶葉隨著循環水流跳躍特性,釋放更多香氣滋味。許多人擔心茶包可能含有塑膠,特別是一些茶包在高溫沖泡時是否會釋放有害物質。事實上,茶包的材料多種多樣,常見的材質包括紙纖維、玉米澱粉、尼龍等,而有些塑膠材質如聚丙烯(Polypropylene, PP),雖然屬於塑膠,但它具有耐高溫的特性,在高溫下「不會」釋放有害物質,是經由多國相關機構食品級安全認可的產品。
▲棉紙材質的三角袋茶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▲三角鑽石袋茶(玉米澱粉PLA茶包)比棉紙造型更加立體,能使茶葉充分跳躍,孔洞也較大,更容易釋出茶滋味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03. 布包袋茶:多半會有茶葉擁擠的問題,且棉布袋釋出茶味亦不容易,原味享用,建議至少沖泡5分鐘。
▲1920年代開始量產的袋茶,即為棉紗材質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04. 造型袋茶:一般而言,袋茶仍然停留於簡便、便宜的印象,現在因為便利的特性,仍是受歡迎的單品,但外面裹著茶葉的袋子,則開始產生各種變化,除了機能型的材質之外,還有各種魚或貓咪造形的可愛設計、棉布茶球的復古設計,就連繫在茶包線另一端上的小紙茶標,也能成為蝴蝶夾於杯緣邊,再加上密封於漂亮的獨立外包裝,小小一包已經成為美麗的分享好禮。
▲近期頗受歡迎的卡通動物泡澡樣式茶包,增添飲茶時的趣味悠閒感受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▲英國百年品牌Tetley的袋茶,將2條棉繩拉開,扁平茶包就變成球狀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
▲由台灣創作,以棉紙立體剪裁,像一條金魚優游於茶杯中。(圖片來源:《一個人的茶會時光》)